秦晖:美国大选答客难——“蓝左”与“红右”

义和团捣毁教堂
太平天国灭亡30多年后,中国出现了又一次“文化”大潮,只是方向相反:义和团“奉旨造反”,大闹京师,不仅反“洋教”,而且对戊戌维新反攻倒算,要废掉光绪,杀光维新派乃至洋务派“二毛子”,还要“烧铁道,拔电杆,海中去翻火轮船。”总之是对与西方有关的一切,从“文化”、“制度”直到“器物”全都要一锅端了。
近来有人说,义和团“烧铁道,拔电杆”是军事需要,不能简单视为排斥西方“器物...
“良种”推广变奏曲
《奇葩良种晋杂五》一文发表后引起不少网友评论。我很感谢,尤其感谢各位网友言论克制而不过激,否则评论区会被关闭,更严重的就是山文和风号了。就我这组关于良种的文章,已经有一篇评论功能被关。所以还请大家多谈问题少谈主义,多争论事情的有无与真假,少谈论事情的对错与是非。
而要说事情的有无与真假,本来并不复杂。毕竟吃过奇葩良种的这一代大都还在,而且退休后还喜欢写点回忆的人也不少...
“良种”推广变奏曲
“晋杂五,晋杂五,种一亩来得两亩。”
——官方宣传
“晋杂五,晋杂五,又难吃来又难煮。”
——民谣
“怀疑者是“不顾大局”,
反对者是“阶级敌人”
wg时期我国农民体能付出与食物营养-...
1945年,在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内,驻越日军投降
抗战后中国地位的提高是飞跃性的。应该说,如果一些原先议定的事项能够实现,中国的地位会更加名副其实。例如中国军队战后赴日受降并参与占领日本原来已有方案,如果实现,那就与欧洲的四大国分占德、奥一样对日后国际格局会有重大影响。但是由于战后中国陷于内争,美国又为避免苏军进入日本而改变主意决定单独占领,原案便未实现。
然而即使如此,中国参与国际事务...
“良种”推广变奏曲
淘汰“低产膏粱”
壮泰语地区的农业传统在1950年代后的田林县就完全改变——但也不能说就变成了汉族传统。毋宁说,无论什么样的传统,在那样疯狂的年代中都“天地翻覆”,极大地变了样。
一方面,我们县粮食产量确实提高了,在统计数字中,从文1965年的3325.5万公斤增至1977年的5918.38万公斤。前文已经提到这个时期的化肥、农机使用并未起太大作用。那么增产从何而来?一靠品种改良...
特殊年代的经济
“化肥奇迹”与真正的化肥时代
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到施氨水的话题,没想到这样一篇“有味道"的文章还勾起了一些读者朋友们的回忆。现在回想,wg后期我们那里搞起来的氨水推广运动,其实带有很大的政治秀成分,属于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。这个时期我们田林县年使用各种化肥总量达到3400吨,为20世纪的最高值, 但农业实际上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。农村改革后,农户购买的化肥按重量计长期不如wg时期——1980...
肥料炸药的故事(2)
田间地头施氨水 从硫铵到硝铵 贝鲁特大爆炸令我感慨不已,写了篇我当年与硝铵炸药打交道的往事。但其实,作为化肥的硝酸铵,在中国化肥史上的地位也颇为有趣。由于苏联的影响,中国的化肥工业曾经差点走上了硝铵挂帅的道路。但后来硝铵在化肥领域几乎销声匿迹,却在炸药领域大放异彩。 化肥硝铵隐退后,中国搞起了碳铵-氨水运动。那时我在炸药方面与...